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狂人陈独秀》 作者:国庆 辑【完结】 片头 相关资料: 《狂人陈独秀》上集文稿 《狂人陈独秀》下集文稿 片头   领航新青年 号令新文化运动   他是二十世纪的一声惊雷   点燃了中国,也燃烧了自己   是汉奸叛国贼,还是现代中国的精神先驱   从巅峰到落寞 相关资料:   陈独秀(1879~1942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   早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1915年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1921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被选为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在1925年到1927年的中国大革命中,多次反对共产国际的国共合作指示(为了保证合作,共产国际要求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但是由于缺乏有系统的、独立的阶级纲领指导,使得陈独秀等一次次被共产国际领导层错误的行政指令压下去。最激烈的一次是在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陈独秀在党报上发表公开信,单方面宣布退出国民党,引起党内外轰动,因为共产党员留在国民党内服从后者的纪律,是共产国际为确保国共合作的既定战略路线的中心政策(共产国际为何执行这一政策的部分原因参见百度百科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的词条)。但不久后共产国际领导层发来的指令,使大多数中共党员继续坚持旧政策,而包括陈独秀在内的异议分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要与这种路线彻底决裂,另立独立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因为他们并没有形成完全有别于共产国际的另一种国际国内革命纲领,更不了解当时国际领导层内部托洛茨基一派与斯大林一派正在就同一个中国革命问题进行激烈的纲领斗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陈独秀等少数共产党人的异议外,其他大多数中共党员(包括被后人认为有先见之明、当时在党中央还一名不闻的毛泽东)都没有对共产国际指令,提出哪怕一鳞半爪的反对意见和公开质疑。这就导致了中国共产党员虽然是中国革命的实际领导者,却是为国民党做苦力的政治局面(随便举个例子:1927年上海第三次大罢工的实际领导者是中共党员,但他们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党员,全世界都看到的是国民党取得了大权,而不是共产党)。   1927年大革命失败对中国共产党造成了强烈冲击,大批优秀干部在反革命屠杀中丧失,27年到30年代初的失败浪潮使中共在城市工人中的影响力严重削弱,直到20世纪末也未能恢复过来。对这次革命失败负有第一责任的共产国际领导层(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把全部责任推卸在它的中国支部——中共的头上,中共又把主要责任推卸在总书记陈独秀头上,指责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撤销陈独秀的总书记职务。这个栽赃陷害也是中共党史上最大的冤案。   其后,陈独秀在苦闷中反思,开始接受国际托洛茨基派的观点,要求中共中央接受托派路线,即反对斯大林主义荒唐透顶的左倾暴动路线,同时也反对盲目向农村发展力量甚至把游击队高抬为红军(诚然,不仅陈独秀而且当时相当多数国际国内共产党人都低估了农民运动),而主张以国民会议为中心,主张从民权民主斗争开始重新聚集力量。1929年11月,陈独秀被开除出中国共产党。12月,与彭述之等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机会主义领导层。同时,在上海建立托派组织“无产者社”,出版《无产者》刊物,宣传托派观点。1932年,在上海淞沪会战中,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共合作和国民党领导抗日,在武汉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试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此时的陈独秀已偏离了托派纲领,而倾向庸俗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立场,并遭到多数中国托派的反对,但仍与托派组织保持关系直至逝世也未曾脱离过这种组织和思想、政治关系。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晚年陈独秀最终的立场是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则上。1942年5月,陈独秀作为二十多年来一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革命战士于四川江津病逝。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狂人陈独秀》上集文稿   串场:   二十世纪的中国有一个至今看来仍然令人唏嘘的人物,他一生狂浪,风流倜傥。青年时考秀才,去日本留洋。中年时创办《新青年》,执教北大。在风气大变、狂士辈出的民国初期,号令“新文化运动”,将中国踉踉跄跄地拉近了现代史的大门 。而当他一旦发现自己的力量不能施展 ,文化救国的方略不得实现,他就干脆建立起了一个政党,其行为之奇特,非今天的文人所能企及。章士钊称他是不羁之马。鲁迅说他是门口竖着的大旗,而傅斯年,称他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芒万丈的大彗星。可是他似乎注定了会是个反叛者,斗转星移之间,他成了世人眼中的机会主义者,投降派,叛徒,汉奸,关于他落寞的后半生,很多人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似后来寂寞地死在了异乡,此人便是二十世纪备受争议的狂人,陈独秀。   王鲁湘:说起二十世纪影响中国历史的著名人物,我想其中一个人是不应该被遗忘的,就是陈独秀。他的好朋友,也是我们湖南人章士钊先生,早在1926年的时候就曾经给陈独秀用几句话给他画了一个像。说是一匹“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不峻之坂弗上”,就是不陡峻的这个坡他不爬,“回头之草不啮”,就是不吃回头草,然后“气尽途绝,行同凡马踣”,也就是说最后一口气没有了,路也走不通了,然后像一匹普通的驽马一样的,倒在地上死去,您觉得这个描述符合陈独秀一生的写照吗?   唐宝林:可以说,能够符合这点。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个伟大的思想家,他也是个伟大的革命家,因为他搞了一辈子革命嘛。但是他后来就说,我一辈子是革命都失败了,这不能怪他,因为这个时代局限性,他的整个人的性格,给我的印象是,他是特立独行,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不受任何拘束,他一辈子对年轻人的一种魅力,是他的个性。但是他在党内政治斗争中间吃亏,可能也是这个个性。他一辈子就是一个犟驴子。对 这个可以从他的小时候说起。   解说:1879年10月9日,大清光绪五年,陈独秀出生在安庆城北的一间小平房里。   唐宝林:当然他这个家庭啊,学术界曾经有过很大争论,因为他的自传里面说,我们家原来是一个小户人家,实际上他出身的时候已经不是小户人家,是个大贵大富的人家了,为什么呢?这个世家啊,他有12代,是一个书本网,但这12代,没有出过一个大官,没出过一个举人,到他父亲这一代了呢,他父亲也是屡试不中。后来到苏州一个幕府,将军家里边当了个家庭教师。可是他在陈独秀3岁的时候,他就在那病死了,   所以陈独秀没有这个,没有父亲的概念,所以他的第一章就叫《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   解说2:19世纪末的中国,科举仍是寻常人家所能为孩子设计的最好出路。陈家12代鸿儒,可到了他这代,人丁并不兴旺。父亲去世后,陈独秀和哥哥庆元作为家里下一代仅有的两个男丁,被过继给四叔陈昔凡。也正因为如此,陈家上下对陈独秀寄予的希望可想而知。   唐宝林:他的祖父是一个很厉害的一个老头子,人家都叫白胡子爷爷。如果邻居这个孩子一哭就说白胡子爷爷来了,他就吓得不哭了。 很威严的人。他的哥哥比较老实,是个阿弥陀佛的老好人,陈独秀特别聪明,特别淘气,特别顽皮,他就把希望全都寄托在他身上,所以就恨不得他把这四书五经几天里面就把它背熟。可是陈独秀从小就是叛逆性格他不喜欢读四书五经,不喜欢作八股文。那么这样子呢,他就打,用板子老打他,他背不出书就打他,可是这个人很奇怪,你怎么打,怎么狠打,他就是不哭,都不哭,所以气的老头子,老胡子爷爷把板子一扔,就说这个小子,将来一定不成,将来一定是杀人放火的强盗,可是他在背后又对人家说这个小子不成蛇就成龙,成龙就是说,后来又有个是,成为杀人放火的强盗,但是没有成,当然也不会成蛇了,所以就成了一个伟大的龙。对对   解说:在陈独秀的回忆里,爷爷的板子没有让他流过一滴眼泪,而奏效的却是母亲的哭泣。为了能让陈独秀光耀门楣,母亲敦促哥哥安排他读四书五经,背诵八股文。   他这个哥哥当了他的私塾老师以后,他也听了母亲的命令必须要督促他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他的哥哥又知道他根本不喜欢这个,所以他哥哥一方面应付母亲,他说他读书很用功,另一方面给他提供《昭明文选》,因为《昭明文选》当然比较活泼了,还有一些别的小说,所以他一看这个《昭明文选》原来也不太喜欢,后来看越来越来劲了,所以他就说自己成了显学妖孽了。   17岁那年,母亲的希望成了真切地考验,陈独秀稀里糊涂地进了考场,参加了当年的院试。   这个老师啊,出了一个很奇怪的题目,叫“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它是《孟子》的梁惠王里边的两句话,解答题呢就把这前面一句截一半,后面一句截一半,把它接起来,“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陈独秀一看这个题目啊,什么乱七八糟的题目,根本狗屁不通,我就用狗屁不通的文章来答复他,来对付你,结果他把这个《昭明文选》,和《康熙字典》上的关于鸟兽鱼类草木,难字、怪字、荒谬的古文,惶惶写了一大片。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句不接下文,牛头不对马嘴,惶惶弄了一大篇,就交给了考官,考官一看就蒙了,他看了几行,慢,慢走,你给我站住,他从头看到脚,把陈独秀从头看到脚,从脚看到头,看了半天,你几岁了,我十七岁,他说好好,你回去好好上学吧,结果回来他跟哥哥一说,哥哥没有话半天,他一想完了,坏了,坏事,我考砸了,让母亲失望了,结果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关键,他就开这么个玩笑,没想到这个,这个考官啊,取了他第一名,中了秀才了,中了秀才   这个村子里面出了一个秀才,一下子轰动了,轰动了。   各种各样的传话就出来了,说振风塔是陈家祖坟上的一支笔,说他的母亲生他的时候做了一个什么好梦,于是媒人就纷至沓来了,做媒来。   解说:在陈独秀扬名之后的许多年里,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到过那段包办的婚姻生活。   当时他十七、十八岁,他也不知道婚姻是怎么回事,结果呢,就由叔叔和母亲做主,稀里糊涂地跟叫高登科的女儿,高大众,乳名叫大众,就结婚了。很遗憾地就是说,这就像鲁迅、孙中山的原配一样,一样的命运,她是一个旧式女子,文盲,她就希望自己的丈夫,老老实实在家里边,好好地老老实实生活,不要到外边去乱闯,特别不要去造反,不要参加乱党,去杀头的事情,可陈独秀却不是这样的老实人,他广交朋友,后来就是一辈子造反,冒险,所以这样子两个人呢,在一起说不上话,一说话就吵架,有一次陈独秀为了去到日本留学,向她借两个镯子,金手镯,作盘缠,当盘缠,她拒绝,   串场:   在与高大众结婚前,陈独秀曾经尝试着和哥哥一起,雇了只民船,去南京参加乡试,准备考个举人回来,替母亲争气,给陈家争光。   他到了南京以后,他看到那些考生啊,都是一些,丑态百出,特别是他对面有一个大胖子,一个大辫子绕在身上,他看到这个,看着这个稿子啊,一边写着自己的考文,一边念,一边就糊里糊涂地一拍大腿今科必中。   主持人:而且还一丝不挂地在考场中间来回走来走去,像在澡堂子一样。   唐先生:很热啊,对,丑态百出,结果他说忘了自己考试写文章,他看了他一个多小时,   那时,甲午战争刚刚结束,备受摧残的南京满目疮痍,令陈独秀深受触动。那一次,《昭明文选》没有帮上他的忙,兄弟俩纷纷落榜。回乡之后,就在家人的安排下完了婚,那一年的婚姻生活,给了陈独秀一生中屈指可数的平静。可是结婚周年刚过,大儿子延年才刚刚出世不久,他就对这桩包办婚姻几乎失去了兴趣。那一时期,戊戌变法正如火如荼,新学盛行,他看《时务报》,宣传新学,广交朋友,后来,干脆在安庆搞了个代销处,卖起了进步刊物,向大家介绍《耶稣汇编》,罗素、孟德斯鸠,他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自我吸收了大量的新书、新知识。不久后,他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留学东京。   Part2:   1901年10月,陈独秀踏上了赴日的旅程,进入了东京弘文学堂师范科学习日语.   他到日本去以后,就到东京学校先学外语,等于预备班一样,学日语,他这个人很聪明,很快,他日语,学文字,跟中国文字一样连猜带蒙也可以,差不多。   主持人:他在日本最重要的就是结识了一批新朋友,他很重要的一些朋友,都是当时在日本,像苏曼殊,这是他最好的朋友,章士钊,章太炎。   解说9:那段时间,他没有好好上课,自学一直是伴随他一生的习惯。不久,陈独秀加入了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的“励志社”。   清政府派了一个学监,姓姚的,姚昱的,很限制学生的活动,他有一次他就和邹容,张继三个人,冲到他房间里面,张继抱腰,邹容抱头,陈独秀剪刀一“咔嚓”,剪掉他头发,他用这个来搞臭他,这就得罪了这个清政府了,告到日本政府,就把他驱走,把他遣送回来了,   串场:   陈独秀就是这么张狂,每每有事发生,他的性情总是能让他锋芒毕露,在众人面前冒出个头来,哪怕是闯下大祸。他做人放荡不羁、不守旧规,即便是在民国时期狂士辈出的年代,如陈独秀一般倜傥奇特之人也不多见。有人说,这样的个性是注定了要充当领袖的,陈独秀成也在此,败也在此。那一时期,他前前后后五次往返于日本,每一次留日的时间都很短暂,所以究竟他在日本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很多人不得而知。只是那一时期,中国最具个性的激进分子大多往来日本,像黄兴、陈天华、苏曼殊、章太炎、章士钊,甚至连孙中山也跑到日本发展自己的追随者,而陈独秀在那一时期结交的朋友,后来都成了聚集在他身边的能士,他们后来回国,一起办报、办刊物,写文章、搞出版、开书店,用这样的方式启发民智,推动思想启蒙,形成了后来读书人难见的大气象。   解说13:那时的中国,已经是辛亥革命前的疾风骤雨,进步团体纷纷建立,暗杀团活动频繁,以陈独秀的叛逆性格,在此间的活跃程度是可以想见的,但那一时期,也是他人生最为苦闷的岁月。   1908年,自小教他习字的哥哥庆元在东北因肺病去世,陈独秀十分难过,亲自到东北,将兄长的灵柩接回了安庆,此时,其嗣父陈昔凡也已卧病在床,而就在这时,家里来了个意想不到的客人,给他沉闷的生活带来了生机。   她的名字叫高君曼,这个名字很好听的,长得也很漂亮,可惜到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她一张照片,这高君曼是高大众原配的同父异母,就是小老婆的孩子,这个姑娘呢。   主持人:比较活泼。   唐先生:比较活泼,而且思想特别开放,参加过,上过北京师范学校的,是个新式学生,洋写生,他很欣赏姐夫的这种造反精神,开放精神,所以两个人就好起来了,好起来了,最后被他的嗣父陈昔凡和他的母亲发现了,那坚决不允许,要不离婚,要不然你滚蛋,但是陈独秀这样的人和胡适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是旧道德中间的新楷模,他是要不管这一套的,他是要造反的。他要论自己的性子来,来行动的,而且他不管旁边的人是怎么看的,结果两个人就滚蛋了。两个就劳燕双飞了,双飞了,私奔了,私奔了   串场五:   从1909年私奔时起,高君曼随陈独秀享受过短暂的安宁、温馨、以及革命胜利带来的荣耀生活,但最终都以失败,逃亡,惊险,和颠沛游离的生活而告终,以至于后来,如陈独秀所说,发展到“静待饿死”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陈独秀不得不离开妻子和孩子,再度前往日本,襄助章士钊操办《甲寅》杂志。1914年11月10日,他在杂志上发表名为《爱国心与自觉心》的文章,第一次采用了“独秀”的笔名,那一时期,他以独秀为名,在《甲寅》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他的名字也在国人中日益叫响。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后,高君曼得了肺结核,经常咯血。陈独秀不得不回国照料。而就在回国的船上,他开始酝酿起自己创办杂志的主意。   解说15:1915年9月15日,16开本的《青年》杂志第一期问世。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名曰“敬告青年”的发刊词,并且举起了科学与民主的大旗。那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手笔,以至于今天,那篇字数不多的发刊词仍然占据了独秀园最显眼的位置。   这个就是打开的一卷书,对对对,它实际上也就是陈独秀心中的新青年,应该“新”在什么地方?应该像这样来,对啊,过去也有青年,但是那种青年是旧青年,我们新青年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他提出来一个新的一个价值观,一个范本,第一条就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首先要独立人格,陈独秀自己就是这样的,从来他就是一辈子如此,是吧,他不是作奴隶,不做奴隶的,所有的思想,所有的语言,都必须是我自己由衷而发,而且自主的,所以他跟共产国际矛盾很大,然后,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对,这个是反对封建的,反封建的,而且当时也可能受到《进化论》的影响,对,然后进取的而非退隐的,大概针对中国哲学的“老庄”来的,要求年轻人要入世,就是更积极有为吧,不要取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对,第四个,那就和我们今天的都是很一致的了,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就是年轻人应该是一个,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世界公民。对,要有一种世界眼光,那时候陈独秀经常出国啊,他也经常出国,对,然后,实利的而非虚文的,这大概是针对于中国的传统的文化的一个弱点的了,脱离实际,脱离实际嘛,而且还反对经济,对,而且,刚才就是言义不言利嘛,对,但是不行,然后,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就是在我们的文化中间啊,过去是一种美文式的文化,对,是一种艺术性的文化,但是实证主义的精神不强,这种科学精神也是不够,反迷信。对,是1915年9月15日,这是它的印刷时间,这是第一期创刊号,可以说陈独秀对《新青年》提出的要求,变成了二十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价值,对,一直到今天,我们都是在这种主流价值的一种影响之下,对,还没有超出这个范围,对,   解说16:《青年》杂志的创刊意味着陈独秀光辉岁月的来临,此后,他仍然一个人办报,一个人编辑,甚至一个人发行。一个偶然的契机,陈独秀结识了当时还在美国留学的胡适。   胡适有一封信,陈独秀看到了,他就是,在美国啊,跟留学生里面,开始了一场争论,他认为八股文,要改变,要提倡白话文,写文章,不要讲对仗,不要讲格律,要用俗话,要俗语,不要用典,这些思想,这个胡适在美国的朋友里面,没有一个同意他的,他又把这个想法跟陈独秀一说,陈独秀特别高兴,你赶快写。两人是一拍即合,一拍即合,他就写了一个《文学改良刍议》,他一看以后,快慰如此,大快人心,陈独秀说,马上发表,然后他又第二期又发表了一篇《文学革命论》,我愿意拖十二生大炮为他做前躯,坚决支持他。   解说17:1917年1月1日,刊登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的《文学改良刍议》后来被称为是“文学革命发难的信号”。这篇在胡适自己看来仅仅是中国文学试探性改革的文章,在当时造成的震慑力可以用惊世骇俗来形容。那一时期,这本因同名纠纷而更名为《新青年》的杂志,在文学乃至社会各界引发的反响日益增大,单在上海,已有发行处74个,最远发行至新加坡。而陈独秀的人生,也即将遭遇一次更大的转变。   1917年1月,蔡元培当了北京大学校长,在社会上广罗人才呢,广罗人才,他的办学方针就是,要“兼容并蓄,思想自由”,对,激进的也行,保守的也可以,正好是1916年12月份陈独秀为亚东图书馆和群益书社合并的事情,到北京来,住在前门的中西旅馆,听到汤尔和和沈尹默介绍以后,陈独秀这会就来了,你正在物色文科学长,你可以请他来,蔡元培对陈独秀也有许多好的印象,所以他就亲自到前门小旅馆去找他们,结果蔡元培好多次去他们俩都在睡着,睡着他就告诉茶房不要把他叫醒,等他醒来以后再说,他坐在小板凳上,坐在门口等着,几次都这样,所以留下来一个佳话就是,蔡元培请陈独秀是“三顾茅庐”,陈独秀说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可以教人的,我没有学历,我没有职务,我还要办《新青年》,蔡元培说,你没有职务不要紧,你不会教学,你可以去当这个管理和组织工作,我封你当教授,当个文科学长,你要办《新青年》,你可以把《新青年》搬到我们北京来办,所以陈独秀就说,我回去考虑考虑。   Part3:   这个啊 就是陈独秀在北大当文科学长的时候住过的宅子吧,也是新青年编辑部。老奶奶,我们进来了啊。   串场:   一番考虑过后 不惑之年的陈独秀,带着《新青年》和高君曼来到了北京,住进了箭杆胡同20号。1917年1月17日,北洋政府正式批准陈独秀任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每个月可以拿工资300块大洋,当时,也是北大教授并兼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工资是120块,而在北大图书馆打工的毛泽东则只有8块。那段时间是陈独秀一生当中最安定最富裕的时期,他继续操办《新青年》,并在北京大学推行他的教育革命主张。而此时的北大几乎汇集了上个世纪初中国的文人雅士中新学与旧学的泰山北斗,像鲁迅、 周作人、 刘半农,年轻的留美学生胡适也回国,担任了北大英文系的主任。很快,这些人凝聚在陈独秀的周围,《新青年》阵营空前强大起来,进入了全盛时期。   孙郁:清朝政府被推翻以后,那么中国当时主要是面临着一个思想界、精神界的一个问题。那其实很多读书人,知识分子都意识到当时中国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怎么样来清理这个历史的一些问题,思想界的问题, 没有,还没有一个精神界的一个斗士能够奋臂一呼,然后很多人应者如云这样的一个人。就是陈独秀这个时候他出现了,应当说那个时候他是一个英雄式的一个人物,而且他把中国知识界最有想法最有叛逆精神的人都聚集在自己的麾下,形成了一个很诱人的这样一个文化格局。   解说: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紧随其后的《文学革命论》很快演变成一次全国性的文学革命运动。到1921年为止,仅在《新青年》上刊出的关于文学革命的文章和重要通信等就有五十多篇,除了胡适和陈独秀外,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欧阳予倩、周作人、俞平伯等也陆续参与其中,新青年阵营空前强大起来。   孙郁:到了1917年,就是这个杂志它突然间它就是流入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各种各样的东西。当时很多的作者都是留洋过来的,他们把西方最时髦的或者说他们认为先进的一些理论引进到自己的思考里,和他自己的文章里面来。你像胡适,他就对实验主义,像杜威、詹姆斯的思想这样的介绍。像李大钊对马克思的介绍,像周作人对古希腊艾利斯和日本文化这样的介绍。像鲁迅他所心仪的一些作家的一些介绍,比如说东欧有一些弱小国家的一些作品和日本的一些作家作品的介绍。这些人都带来了一股新风,而且他们的所有的文章和创作的作品都有一种强烈的问题意识。就是他们无论要写论文也好,写随笔也好,或者搞小说创作、写新诗也好,他们都瞄准了中国当下的最棘手的一些问题。应当说像胡适、周氏兄弟、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这些人,他们都是要洗心革面的,要想在传统的基础上要转化成一种新的文化语序这样的一群人。那陈独秀他当时我觉得他的有魅力的地方,第一就是,他敢于直面中国传统和中国当下社会的一些棘手的一些问题,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说他虽然是一个很激进的人,但是他在学理上他还是很有包容的精神。   解说:那一时期在陈独秀北大红楼的办公室里,狂士们往来频繁,并且个个激情洋溢、极富个性。   孙郁:就中国传统的狂士的东西在他身上表现的是应当说是非常地完备了,对。他是笑傲江湖的一个思想者、一个斗士。他带有中国传统的绿林好汉的那样的一种东西在里面。像胡适就很儒雅,你比如说胡适他觉得他们有时说话太过,他觉得中国的改革要一步一步来。一步一步来,对。学理上能够说的最到位的,我觉得就是两个人,一个是胡适,一个是周作人。你看那个时候 胡适和周作人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真正是从学理的层面上来陈述自己的观点的,而且现在来看呢,是禁得起历史的考验的一些文本。鲁迅呢,那当然他是一个天外来客,他是一个奇人。他的杂文 随笔 包括他的小说在《新青年》上别具一格。他完全是一种新式的一种精神表达式。那他有点尼采的那样的横扫一切的那样的一种特质。而且鲁迅其实跟周围所有的人不搭调的,都不一样。你看陈独秀在那里面,他就是他能把所有人的观点他提炼出来他放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表述 对他表现了一种方向感我觉得这种方向感就把知识分子带动起来,沿着一个路线在走。他是一个振臂一呼的一个英雄方向感的一个人。   解说:从1917年移师北大时算起,《新青年》热热闹闹的聚会是常有的事情,而这其中却很少见到鲁迅的身影。   孙郁:鲁迅和陈独秀的交往其实都是靠周作人来牵线搭桥的,因为他们都在学校里教书嘛当时都在北大,见面比较多。鲁迅是个官员,是教育部的一个小官员。而且鲁迅写小说也是陈独秀来让他。鼓励下、后来他觉得鲁迅写得很好。再写,不断地写信,。给周作人写信让鲁迅继续写作所以鲁迅在陈独秀被开除党籍以后,鲁迅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这篇文章里面还要感谢陈独秀。说我之所以能够写出小说来,这么多小说来陈独秀君对我的催促起了很大的作用,他非常感谢他。   解说:1918年5月,鲁迅的《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上发表这篇被后世文学界和史学界称之为“现代白话小说开篇之作”的文章,如一记重磅炸弹,迅速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向旧礼教宣战的檄文。   孙郁:当时那期杂志主要内容是谈反迷信的,就是组了一大批稿子,就是颠覆中国的迷信的思想。鲁迅当时就寄去了《狂人日记》,谁也没想到,那一期就是他是一种骇世惊俗的一个东西。就是说,中国现代文学从他那儿开始形成,在他那儿成熟,对。鲁迅那第一篇真正白话小说,它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就是现代人也很难超越他,对。应该说,陈独秀和胡适倡导这个白话文运动倡导文学革命。   王鲁湘:他其实心里头对于一种新的白话文的典范他是有期待的,对。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胡适的那些“尝试”的东西不足以成为白话文的典范,对。甚至他自己写的东西也都不足以成为这种白话文的典范,对。那么在这一点上,他读到鲁迅的小说以后应该是感到非常的振奋和欣慰的。陈独秀是非常有眼光的,因为我觉得陈独秀他是,他当时编刊物,他是有方向感的。他觉得中国的文化应该是一种表现人的个性,一种现代人的精神的一种东西。那究竟怎么表现,他不知道不知道。但是你看,像这样的一种非理性的、那样的一种超越人的一般的逻辑性的那样的思维方式的东西。这一介绍就让很多读书人,包括北大后来很多变成作家和学者的人,他们看了这篇文章以后才知道文章应当怎么写,有什么样一种参照。那么应当说这些作者们把西方   各种各样可作为参照的东西都拿到《新青年》上发表了。现在我们一般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都是从民主主义,很多人都从民主主义来考虑问题。那么你现在用中国当下这个思想来讨论《新青年》当年那很多言论,你觉得是有问题的,是。但当时就是那样的一种语境他们思想是解放的,就是语言可以跨越、民族可以跨越、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的这种传统可以跨越。他要创建一个新的一种文化,所以,那么各种各样的价值尺度和艺术的参照,思想的参照都出现了。以后我们,你想想就为什么中国的新文学很快成为一个潮流,马上在二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面,中学课本就用白话文了?就是它的力量实在太大。太有有诱惑力了!   解说:那几年可以称得上是《新青年》营垒的同人们难得而短暂的蜜月期。在箭杆胡同20号的新青年杂志社里,他们的激烈和迅猛,点燃了民国初期的文学空气。更为难得的是,即便是性格迥异,在向着中国传统进行批判的时候,他们所散发出来的融洽和一致性,在今天看来仍然值得回味。只是无论如何骨子里蕴含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他们的分道扬镳。   串场:   创刊初期,陈独秀曾与胡适相约《新青年》20年不谈政治。然而许诺不到一年,《新青年》就红红火火地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阵营。那几位颇具诗人气质的主将也大都有从文学家演变成革命家的趋势。他们从伦理学、进化论中汲取思想的因子,从实用主义、无政府思潮中获得思考的空间。将哲学、社会学变成了文学背后最大的精神支撑。有一度,陈独秀曾为自己的成就癫狂过。但癫狂过后是从未体会过的失落和绝望。他忽然间意识到知识分子的谈天论道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政党政治做支撑,就会变成空谈,就会在改变社会的现实中成为微弱的口号。为了完成这个可操作环节的构想,他与李大钊等人一拍即合,相约建党,一大步迈进了他人生的巅峰。而此时,共产国际正睁着大眼睛远远地盯着他……               《狂人陈独秀》下集文稿   PART1:   纪实:   主持:朱先生,你看,这立了个牌子——独秀山。   朱:对对对。   主持:陈独秀因山得名,   朱:对。   主持:就是对面这个独秀山。陈独秀有一房心爱的这个闲章叫做“独秀山民”,给人写字的时候要盖上这房章,这房章后来在重庆江津那个地方被小偷给偷了,他伤心的要命。   朱:他在1914年,在日本,就第一次在甲寅上面写文章,那时候章士钊就叫“栏柯山人”,它不是浙江有个栏柯山嘛,下围棋,那么陈独秀也就学个独秀山人。   主持:他大概找来找去发现家乡只有这个山名可能有点诗意。一峰独秀嘛,一山独秀。这个笔名后来就概括了他的其他的名字,包括他的正式的官名,包括他的字,最后是以这样一个笔名成为了他的正式的名字了。   朱:以独秀名闻天下。   串场1: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过去一个月后,早就被警方盯上了的陈独秀在与胡适等人一起散发《北京市民宣言》的时候被捕。几天前,他刚刚在《每周评论》上放出豪言,他说,“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有二,一是监狱,一是科学研究室”,而他的一生,必定“出了研究室,便入监狱,出了监狱,便入研究室”。陈独秀一生波折,多次入狱,也着实印证了自己的豪言。五四的那次入狱,对于他来说是个思想的大转弯。据胡适回忆说,“独秀在拘禁期中,没有书报可读,只有一本基督教的《旧约》、《新约》,他本是一位很富于感情的人,这回读了基督教的圣经,很受感动”;“他独自想过一些问题,使他想到他向来不曾想过的一条路上去。”而胡适口中的那条“不曾想过的路”,正是出狱后陈独秀为之付出极大热忱的共产主义之路。   解说1:20世纪初,动荡的时局牵扯着陈独秀日益增长的政治神经,曾经踌躇满志,打算教育救国的想法在现实中备受打击。   孙:我觉得这里面有他对知识群落的失望,他对北大是失望的,他虽然是在北大给了比较高的荣誉,但是他突然发现北大这些教授们,你比如像黄凯这样的,他并没有放在眼里,虽然说这些是张门弟子很棒,他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像胡适这些东西它就是玩儿来玩儿去就是文字游戏,你说的很好,但是一个结不了果的一个花朵,他觉得中国要想改变中国社会,真正改变中国命运,我们知识分子在那边谈天论道不行。   王:不能清谈。   孙:必须要有一个可操作的环节,就是说改变社会,只是谈主义,只是谈思想,只是谈文化史那就是清谈了,那怎么办,要有个环节,把他实践到现实生活里面,能够成为现实里面的一个行为,那他就觉得应当中间有个环节就是政党政治,他在一篇文章里面专门谈中国缺乏一个健全的政党政治环节,把这个理想实施出来,这个选择应当说在当时他比很多人看得要远。解说2:在陈独秀组建政党之前,很多党派组织都曾拉拢过他,这其中不乏与他私交甚好的朋友,但都被他一一拒绝。 孙:他当时觉得中国的政党是乌合之众,虽然国民党那时候已经有表现出一种那样的,就是孙中山领导的这个政党,有一种生气在里面,但是他觉得还是有一种士大夫文化和中国传统的东西在里面,你比如说孙中山里面讲宣誓,按手印。   主持人:这个陈独秀非常反感,黑帮的做法。   朱:他跟孙中山本人没有交往,但是跟他的部下张继、邹容都是朋友,他就发现他们中间的人,包括汪精卫都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所以他对国民党,包括孙中山,他是有一种距离感,因为陈独秀这个人个性比较明显,他是喜欢做大老板。他要做老大的。举大旗,所以他一看,就没他的位置了他就不加入了。   解说3:起初,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不深刻。 孙:他当时其实对苏联并不了解,当了解以后是二十年代末期三十年代初他才开始真正了解苏联,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了。从理论层面来看,陈独秀对共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都是比较表层的,就是说,或者说他们接受的结论性的东西,至于这个学说怎么样他没有深入的研究,在这一点他还不如李大钊。李大钊在当时有一些从经济学、从哪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他还有他自己一些特点的,而且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永远的真理,它是一个时期的真理,那个时候的文人,像李大钊这种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和我们后来的共产党人的理解又不一样。陈独秀当时怎么想的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去猜测了,但是从他留下的一些文章和那些办的杂志,以及周围的人的回忆录里能感觉到,他希望在中国有一个新的一个力量,一个层面出来,就像鲁迅当时希望中国有个新的知识阶级,之所以中国不行,中国没有一个像俄国那样一个独立的知识阶级存在,那么我想陈独秀他也会想,中国也没有一个像俄国那样,那样的一个政党,有力量的一个政党,能够带领这个民众,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一个政党,他之所以能够组建共产党就是有两种因素,一个就是在新青年时期,那些朋友圈子,比如像张申府,就张松年。   王:他是很热衷于组党的了。张申府。   孙:李大钊。李大钊对苏联的当时新生的苏联的那样的理解,这些对他都是有一定的影响。再加上共产国际确实当时派了人来了,那么就是一拍即合。   解说4:1920年,陈独秀应陈炯明的邀请,到广东办教育。同行的还有共产国际派来的建党“催化剂”维经斯基。那时的陈独秀对于建党仍然三心二意,骨子里的文人气使他并不想今后将政党政治作为主业。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家一致推选陈独秀为第一任中央局书记。   串场3:   被推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的时候,陈独秀还在广东以全省收入的十分之一做经费当着教育委员长。广州高校很多,青年学生听说陈独秀在广州,都想一睹他的风采,各校校长也纷纷拜访他,请他务必赏光,去学校演讲,以免被学生谴责为无能。那段时间,陈先生的大论响彻广东各大高校的讲台,内容当然也逃脱不了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阐述,这对青年学生造成的影响十分强烈。当然,他的那一句“万恶孝为首”也惹恼了广东的保守派, 他们紧锣密鼓地盘算着“找机会将陈独秀赶出广东”。中共“一大”结束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嘱咐包惠僧说,陈独秀现在是中央局书记了,既然是书记,就要回到上海,负起责任来。包惠僧汇报给陈独秀,他心里琢磨着,是到了该打马回程的时候了。解说5:1921年9月,陈独秀从广州回到上海,在担任中共中央局书记之余,他仍在秘密主持《新青年》的编撰工作。由于缺乏谨慎,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两次因《新青年》被抓进上海巡捕房,两次都被共产国际营救出来。如此,他在广州发下的“不要国际帮助,独立干革命”的宏愿便难以兑现了。当陈独秀的手和他一向不感冒的马林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某种未来便已被注定。   唐:他在成立共产党以后,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职务,他必须要受到苏联,斯大林共产国际的约束,所以这段时期是最窝囊的时期。   主持人:他既不独立也不自由。   唐先生:他的思想都不能得到贯彻,他必须服从,违心地服从共产国际。   主持人:好像他的那个儿子陈乔年先生,就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跟父亲有过一次争论,那个陈乔年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刚刚他也参加了武汉的会议是吧,说父亲你的路线进行了清算,你对大革命失败是要负有责任的,那么陈独秀很生气,他说我有什么办法,我的一切的东西都有一个共产国际代表坐在那个地方指手画脚,不经过他根本就行不通。   唐先生:对,而且这个情况还不能讲的。   主持人:还不能讲,还是纪律。   唐先生:纪律,不能讲,共产国际给你什么指示,斯大林给什么指示,有什么决定,他必须去执行。   PART2: 解说:1927年,蒋介石连续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无数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人头落地,中国的红色力量被浸泡在一片血色之中。此前和汪精卫签署联合声明的陈独秀遭到了义无反顾的清算。来自中共党内和共产国际的严厉攻击如暴风雨般将陈独秀团团包围。最终,陈独秀的种种错误被归结在一顶“右倾投降主义”的大帽子下,这项硕大无朋的帽子一直被他带进了坟墓。   主持人:也就说我们一直把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的失败,过去责任是全部推在陈独秀身上的,陈独秀真是有苦说不出来。   朱:说到这个失败呢,应该讲祸根在1923年1922年就埋下了。   主持人:就是第三国际是吧。   朱:就埋下了,那个时候共产国际决定在中国由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就是在国民党在里面发展共产党。   主持人:放一个共产党进去。   朱:党中有党,当时就引起了共产党内部的矛盾和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双方都不同意,但是共产国际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因为当时的马林,他认为要采取革命的机会主义,要利用国民党来发展我们自己,这个在斯大林看来,布哈林看来是革命的手腕,是一个手腕,后来这个陈独秀到苏联去之前,他接受不了,就是您刚才讲的,他以这个按手印勉勉强强的加入了国民党,然后呢他基本上不参加国民党的事,不参加,让别的共产党人去他自己不去,他是内心里面他是保守的。   主持人:对共产国际的决定持保留意见。   朱:他最后是执行共产国际的决定去了,后来共产国际实际上说支持国民党就是支持共产党,但是实际上他一屁股坐在国民党身上,他给了国民党的经费,几年来给了1600万卢布,给了共产党的是多少,是25万卢布。   主持人:连个零头都不够。   朱:相差60多倍,你想国民党,包括黄埔军校,包括蒋介石的军队,一军二军到六军都是苏联武装起来的,共产党连一支枪都没有,后来一个工人纠察队还给解散了,所以共产党没有武装,最后失败的时候,斯大林怎么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连最简单的一件事都没有做到,就是不执行共产国际的决定,这个话讲得很清楚,失败了是你没有听我的话。   朱:陈独秀在这个问题上,他当时在1929年被开除党籍以后就明确地说,我承认我错了,但是你共产国际也错了,咱们都要承担错误。所以在2004年,胡总书记在任弼时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就提了这个观点,就说,任弼时当时反对了共产国际和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解说:从1927年到1928年,陈独秀度过了人生中最悲苦的日子。大革命失败后,他的两个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先后被捕遇害,女儿也因伤心过度,不久病逝。陈独秀一年内走掉了三个儿女,自己也遭国民党通缉,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其悲怆和煎熬可以想见。中共六大以后,陈独秀虽被保留了党籍,却没有分配工作,成了党内孤独的闲人,于是,无事可做的他重操旧业,继续编写《中国拼音文字方案》。   朱:他在革命的低潮的时候,他的侄儿,外甥,他姐姐的孩子,叫吴季严他在苏联留学回来了,他是参加托派的,被开除回来了,回来以后他就向陈独秀告诉他,在苏联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的矛盾是怎么回事,那么这个时候陈独秀才知道。   主持人:才恍然大悟。   朱:托洛茨基是站在他一边说中国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斯大林和共产国际,陈独秀是醍醐灌顶,他看陈独秀,托洛茨基的书是如饥似渴,然后他在这一班人中间就形成了一个,一个圈子。   串场4:   “托派”是怎么回事,在云里雾里的思想混战年代里是很难看清的。托洛茨基主义源于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列昂·托洛茨基,在20世纪20年代,以托洛茨基为首的左翼反对派,在苏联和布尔什维克党内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托派的发展和壮大,与党内和斯大林的斗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秉承列宁晚年对官僚主义的反省,极力要求废除斯大林的官僚统治,提倡通过国际“不断革命” ,来恢复苏联真正的工人民主。这样的主张,在长久以来被共产国际压制的陈独秀那里,迅速找到了共鸣。  解说:1929年,陈独秀组织的小范围“托派清谈”被党中央觉察了,党对他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陈独秀不以为意,继续发表托派言论,并试图壮大自己的“无产者派”。终于,1929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开除陈独秀党籍。被清除出党的陈独秀正式成立“无产者社”,旗帜鲜明的当起了共产党的反对派。  唐:1931年,几个托派小组联合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因为当时托洛茨基的策略是这样,命令各国的托派在共产党内部共产国际内部夺取领导权,改组,所以他们不承认托派,我们只是共产党里面的一个派,这种情况下,1931年5月1号在上海开了一个统一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共产党成立。  朱:陈独秀他这个个性得罪人很多,你像他跟李达,李汉俊闹翻都是拍桌子的,他对胡适也是这样,胡适到南京来没有到监狱来看他,他大发脾气,写信去指责,给汪原放写信说我这朋友少一个就少一个无非是再少一个就算了,但是胡适还给他写信,道歉,下次一定来奉看,后来到南京别的事不干先看陈独秀,这是两个安徽人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徽州人性格一个安庆人性格,两个性格不一样。陈独秀因为有这个个性,包括毛泽东也是有个性的,所以在陈独秀回延安问题上,博古就说了要毛泽东来看陈独秀不可能的,他们俩谈不到一块去,他两个人的性格博古是看得很清楚的,他说我没有时间,我要有时间我去看看陈独秀,博古认为他自己还好一点,当时毛泽东为什么要他检讨,你回延安可以,先检讨,检讨了,那还是把你看成人民内部矛盾,检讨了不就行了,但是要写书面检讨,陈独秀就不写,这个一般的人该低头时候就低头,特别是这么大的问题,这么大问题,你不就回到党内了,回到同志们中间了,就不是孤家寡人了。但是陈独秀就是迟迟不写。他找一大堆理由,我已经在什么报上面声明我不是托派了,他们没登不是我的事,陈独秀找一些理由解释,所以七解释八解释好的王明回来了,想去也不行了。  解说:然而最终,无休无止的争论之后,陈独秀和他领导的中国托派分道扬镳。  朱:托派当时有点,比较的应该说极左。那么陈独秀跟他们观点不一样,包括跟共产党的合作,跟国民党的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托派他是不干的,反对的,那么在这个意义上陈独秀比他们要有灵活性,所以他们之间有分歧的。再一个就是托派之间他比较鱼目混珠,他人员比较杂,后来很多人当了国民党的十三太保。   主持人:而且就那么一点点托派还分成好多好多个小派别、小团体。   朱:给自己争夺名利。   主持人:陈独秀看出这中间的一种无聊。  解说:那时候,陈独秀在上海的生活已十分困难,写作成了他唯一的生活来源。不得已,1930年下半年,陈独秀从提篮桥搬到了熙华德路一座石库门房子里。在这里,52岁的陈独秀遇到了他生命中最后一个女人。   朱:是一个临时工。   主持人:临时工,一个小打工妹。   朱:他当时和她正好碰巧住在上海的一个矮房子,是邻居嘛。   主持人:碰巧是邻居。   朱:两个相差二十多岁。   主持人:那个时候好像潘兰珍才13岁。   朱:年龄很小,无依无靠,帮助陈独秀,他们有的时候在街上走人家还以为是父女关系,是这样一个特殊情况下,但是托派的那些朋友们说,陈独秀他的猎艳水平很高。   主持人:陈独秀好像是他的晚年,也幸亏了潘兰珍在他的身边照顾他。   朱:对,当时她跟陈独秀之间吵嘴了,他在逮捕之前吵嘴了,吵嘴了以后她就离开了,潘兰珍就离开了。   主持人:潘兰珍 这个时候根本不知道陈独秀何许人也。   朱:不知道,陈独秀他要保密啊,他要说他是阿c,可能有被出卖。因为这个时候蒋介石在通缉他。那么这个时候,在1932年10月份,陈独秀(被)逮捕了。报纸上就有号外啊。陈独秀的巨幅照片满街都是的,潘兰珍就随便一看这不是我家先生吗,她就知道她家先生是阿c的头子。然后她就追到南京去了。   主持人:到狱中去了。   朱:到南京去了以后,监狱长就问她你是什么人,说她是他女儿,他女儿来过我见过,说是他学生吧没来过,就问她什么人,最后才知道他们是这种关系,这个监狱长都佩服陈独秀。   主持人:后来在监狱中间五年,这个潘兰珍也就一直在南京租了一个房子,然后就一直在照顾他。   朱:当时在南京,陈独秀还有朋友,就住在朋友家。   主持人:后来这个一直沿着长江顺流而上,然后到了武汉,到了重庆,到了江津,这个过程中间都是潘兰珍在陪着他。   解说:1932年10月15日下午,陈独秀在上海岳州路永吉里11号被捕。他相信,这一次,自己必将万劫不复。   Part3:   解说:被蒋介石释放后的陈独秀和潘兰珍一起,顺江直上,到了江津。在江津日趋平静的日子里,他开始反思自己走过的路。  主持人:陈独秀他在晚年中间,你会发现他从在大革命时期,一切听命于这个第三国际,到后来变成一个很坚定的一个反苏联的和一个反斯大林的人,这个很奇怪的,在他的晚年的很多的通信中间,他把这个苏联的这套政治制度,是比至于希特勒这套纳粹的东西,把斯大林是比至于希特勒的,认为是人类历史政治中间最丑恶的两种,最黑暗的两种东西。   孙:这个应当说,我觉得是陈独秀身上最迷人的东西,他的人格魅力,我觉得他晚年的绝笔,他的句号画的非常精彩,因为他看到了共产国际当中这样的一些黑暗的东西,看到了斯大林实质性的东西,应当说他是一个共产党的早慧者,他是很敏锐地发现了,在这样的一个游戏规则里,他是违背他早期创党的意愿的也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他并不是放弃马克思主义,他觉得人类大同, 穷苦人的翻身解放,这个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在于我们这个政党,它是应当在一种正常的生态里边,要监督的,彼此之间有牵制的,不能一言堂的,他这个看法我觉得是很深刻的。  解说:从创办新青年时起,陈独秀对民主与科学的思考从未停止,在历经了大半生残酷的政党政治之后,他的民主思想得到了回归。  孙:应当说在政党政治这个层面上,他对民主的思考,我觉得这是胡适和鲁迅所不及的,而且他经过了残酷的政治斗争以后,他突然发现第三国际的这样少数人说了算,不民主,一言堂的现象,他觉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主持人:就是这种遥控,在遥远的天边根本不知道这边情况,一个御音发过来这就无条件执行。   孙:他对共产国际的反抗,当时你看,包括像瞿秋白写文章对他的批判都是很尖锐的,瞿秋白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他没有办法听令于第三国际,我觉得陈独秀他是一方面他看中国现实社会的一些问题,另外他在独立的在想,他突然发现他所想的那套和共产国际不一样,他就觉得如果一个政党,他不能够按照就是更大多数人的意愿,不能够按照一些独立思考来实践一些问题的话他认为是有问题的,所以他觉得托洛茨基在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他引为同道,他有很多共鸣的地方。   解说:20世纪40年代初,延安整风运动正如火如荼,陈独秀一个人在偏僻的重庆小山村里,用通信的方式,提出要重新评估列宁以来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但是,回应他的,只有清苦的现实生活。  主持人:陈独秀那个时候已经完全无依无靠。   朱:完全无依无靠了,北大给他一点生活费,300块钱,勉强渡日吧。   主持人:尽管也有人在资助他是吧,但是陈独秀这个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对不明来历的这种钱财他是不碰的,好像是陈立夫,以小学师读本让他改个字他都不改,否则的话一大笔稿费就给他了是吧。   朱:五千块钱给他了他就是不用。   主持人:五千块钱放到那个地方,但是条件就是把小学识字课本那个题目改两个字。   朱:他就不改。   主持人:然后这五千块钱稿费就可以用了,但是不用,潘兰珍好像好几次因为没有钱了,当时物价也贵想动一下这笔钱陈独秀坚决不让动是吧。   朱:对,是这样的。当时陈独秀在江津应该讲还是有不少朋友来看他,包括张国焘也来过也带了国民党给他的钱,他不要,他很有自己的骨气,你像戴笠,胡中南也来看过,都来看过他。都是微服私访,代表蒋介石来看他,一个是看看他的动态,第二个看看他对世界大战的看法,另外也想看看这个人可能还能利用,都来看过。  解说:那一时期,无论谁来看他,潘兰珍总是伴他左右,不离不弃。   主持人:潘兰珍作为一个出身穷苦的这么一个女工,在生活上也没有特殊的要求,由于也不是一个知识女性,所以在很多方面也不会和陈独秀有过多的争吵,如果这个时候还是高君曼一直跟着他,我想陈独秀的晚年不会有这么幸福,高君曼会不断跟他吵架。   朱:当时高君曼跟陈独秀就经常吵架,因为逛八大胡同,在北京,都发生在高君曼手上,所以陈独秀就骂高君曼是资产阶级情调,她经常就是说高要求陈独秀,陈独秀可能要搞一个低要求还好办一点。高君曼喜欢打麻将,这个都是知识女性,她有精神上的要求,这个潘兰珍就没有这个要求,她帮他挖地,种马铃薯,这个都是农民干的事情。   主持人:所以可以说陈独秀一生中间的这几个女人,都是在他的某一个历史阶段中间,适时出现,恰如其份。   朱:该来的时候来了。   主持人:该要一种什么情调的时候就来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朱:在情感上陈独秀还是可以的,还是很丰满的,还是弥补了一点。   主持人:所以说当潘兰珍在长江的船上搀着这么一个老头过的时候,还有很多流浪的人投过来羡慕的眼光。   解说:在江津的那些年,陈独秀又捡起了他的一大爱好,研习文字学。  朱:他这个人生有三次低谷,都回到了文字学研究,第一次是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他到上海去没饭吃也没事干,就研究这个小学,他的老师是章太炎,然后他的第二次就是抗日战争时期,就是国民革命失败以后,他在南京监狱里面,被逮捕了,坐了五年牢,就又回到这个课题上,然后他到晚年的时候在江津他又捡起这个事。又捡起这个事。而且他把这个《实庵自传》,他自己的自传摆在第二位,把小学摆在第一位,他本来准备把这个《实庵自传》写完,因为他要立志把小学写完,结果这个也没写完那个也没写完。   主持人:他可能没有料到自己的生命会这么短暂。   朱:他没有料到。他最后一个字是抛,抛弃的抛,有一点宿命论的味道,也就说他一个字这一个字地研究过来,研究到他生命终结画句号的时候,那个字是落在抛上头。   朱:抛上,抛还没有 研究完去世了。   主持人:还没有完就抛手人寰了,是有点宿命论的味道。   解说:1941年夏天,家里因时常往来大人物而被小偷盯上了。  主持人:那天好像是个很炎热的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和潘兰珍两个人在外头歇凉,歇凉的时候隐隐约约觉得里头屋里头有点动静,但是没怎么太在意这个事情,也想不到小偷会光顾这么穷的人,结果进去以后发现失盗了。   朱:可能小偷还认为他是有财有钱的,因为大人物来看他,看他家里还带着东西,其实偷走了以后很沉的,都是书,打开一看是书。他又不能暴露自己,他就一把火把它烧掉了。   主持人:这个案后来还是破了。   朱:破了,破了以后什么都追不回来,也没有什么办法,他烧掉了,对陈独秀,对他也有打击,很多,包括一些很重要的朋友的信件也毁了,倒霉的人没办法。   串场5:陈独秀的最后岁月,是潘兰珍陪着他度过的。这个旧式女子给了陈独秀晚年意想不到的平静和安稳。那次失窃对陈独秀心里的打击,恐怕也只有她才有深切的体会。陈独秀不无伤感地说,我们是流落异乡之人,小偷竟不放过,真是坐以待毙了。之后的整整8个月,他几乎没有心情动笔做事。1942年,几次昏倒之后的陈独秀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拉着身边北大同学会委托在江津照顾他的何之瑜,指着潘兰珍说:“她还年轻,之瑜你帮她找个工作做,莫拿我卖钱。遇到合适的,再找一个人,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必自立。”潘兰珍哭着在旁点头,1942年5月27日晚9点40分,陈独秀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纪实:   朱:陈独秀这个墓,他的公墓应该是在这边,他的妻子在这边,在右边。虽然是合墓,但是 棺材还不是一样。   主持:同穴不同棺。   朱:他的原配是在1930年去世的,他的第二个妻子,高君曼,1931年去世,葬在南京。那个墓呢,当时因为他跟陈独秀的关系已经破裂了,所以陈独秀对她的墓在什么地方不太清楚。他的第三个妻子,潘兰珍,她是在1949年在上海去世的。她的墓地应该是在那边。现在这个墓地等于是陈独秀跟原配的一个合葬。   主持:我有一个想法,就是陈家一门英烈——陈延年、陈乔年现在都是葬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但是我觉得与其让陈独秀先生孤独地在这个地方躺着,还不如在他的墓的左右各来一个义冢,乔年先生的义冢,然后陈延年先生的义冢,在他的左右,按照这个父亲居中,母亲也居中,正好高夫人是他们的身生母亲,然后两边各来一个义冢,可能更好一些。   朱:而且他们三个人都是中央委员,这个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第一次。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委员,放在一起挺好。你这个建议很好。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gzbysh】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